引用自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Y.LNZgGTHhnFDy29UPOySa0-/article?mid=1449
小P、小P我好愛你,但是我不得不吃了你,唉⋯
有最迷人笑容的日本偶像演員妻夫木聰,扮演一名小學老師,大概是很多小學生相當喜歡的事,尤其老師又帶著一隻圓胖可愛的小豬到教室,希望同學們花一年半的時間來共同養它,最後再考慮要不要吃它,做為一個教學的實驗,方便學生去體驗與思考「食物與生命」間的關聯性,這可是一件有趣又嚴肅的事,事件原本發生在十年前的日本大阪某間小學,當時全程被拍成紀錄片,然後在富士電視台播出,播後一度在日本引起兩極化的反應,要不要吃小豬吵得沸沸騰騰,引起廣泛的注意。
據說,導演前田哲就是因為看到上述的紀錄片才起了拍攝成電影的動機,拍攝時大人手上都有個劇本,但參預演出的廿六名學生,手上卻是空白劇本,導演如此的做法很特別,主要是他要拍出學生最真摯的內心感受,所以才想出這樣的方式來逼出學生在演出時說出自己內心的話,真誠不假!
這是一部很溫馨的校園電影,很輕鬆、很親切,看著小學生先是有些抗拒的接受養豬的課程安排,到隨著小豬逐漸長大,好像跟小學生們成了好朋友,一起玩足球、一起上音樂課、一起辦派對,小學生無形間把感情全投注在這隻被養在學校操場的小豬,小豬還有個可愛的名字小P,學生們早已很自然的將它當成了同學,但到了最後關頭,要畢業了,要嚴肅面對原先所設定的議題:要吃?還是不吃?這時觀影的感覺才跟著沈重,跟著煩惱,跟著掉淚。內心的情感全被引動。導演不加搧情的手法,更能貼切電影的核心。
最令人動容的是電影後段學生們分成兩派的辯論戲,兩方意見爭執不下,童言童語中有令人發噱的說法,但辯到後面,卻愈能呈現預先所設定的中心問題:食物與生命的關係。學生不捨小P,但結果在考慮各種因素,卻又不得不做出最殘忍的決定:送小P去屠宰場,當然在最後送行時,就是全片最催淚的時刻了,心軟的女性觀眾,想必會跟著學生哭成一團。而上述的辯論戲在小朋友們無劇本之下拍攝,難度極高,若非廿六位小朋友全然融入戲裡,否則無法你一言我一語做如此順暢的激辯。
溫馨、可愛,「和豬豬一起上課的日子」真是一部很特別的日本電影,濃度雖不如「送行者:禮儀師的樂章」,但看了也不會後悔,據說該片是日本東京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,值得老師帶著學生、或是父母帶著孩子一起欣賞吧!我想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